劉小鑫的試駕心得 NO.35:2017 Tesla Model S P100D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 11月 22, 2017 Tesla Model S P100D,0-100/2.7秒,GTR等級的加速終於讓我體驗到了,太變態、太噁心了! 這速度快到我不知道該怎麼寫試駕心得了… 開著要價700多萬,762p馬力的車在路上跑,真的是又興奮又恐懼啊!碰到就賀成交了!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劉小鑫的試駕心得 NO.37:固特異EfficientGrip Performance SUV胎心得分享:新胎隔天馬上跑255公里! - 11月 22, 2017 這次非常幸運的有機會可以參與固特異的EGP SUV試胎體驗 跟固特異約好安裝時間,準時到達位於桃園大興路上的固特異經銷商《大昌輪胎》安裝新胎 到達經銷商的時候,我的輪胎已經好好的擺在現場等著我呢! 近看紋路的部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溝槽裡頭還有一些細小的花紋 由於Kuga原廠配胎規格是235/50/18,因此我也一樣選擇了相同的規格做安裝 大昌輪胎已經在地20餘年了,所有的安裝流程不馬虎,安裝定位完成之後親自出去試胎,非常仔細! 後來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老闆年輕的時候在固特異原廠上班,專門負責輪胎,技術跟經驗不在話下 相信很多Ford Kuga的車主們,長久以來都為了原廠配胎跳花噪音所苦 包含我自己也是,原廠配胎跑三萬就受不了換掉了! Kuga開四年,也累積了十萬公里的里程 包含這一次的試胎活動,前前後後也用過四條胎了 簡單的依照品牌、型號、紋路跟使用里程列舉如下: 註:P3st會只跑兩萬是因為今年初剛換,抽到試胎活動才換下 新胎裝上車的隔天!馬上就帶著家人從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往東去,再經由東北角往北海岸繞一圈回來 這一路上經過了高速公路、車少的市區、東北角公路、塞車塞翻天的淡水市區跟金山老街,也算是體驗的很紮實,地圖下方的小尾巴是錯過交流道,跑到羅東去了...囧 接下來我就依照之前用過得這幾款胎,跟這次試胎的對象《固特異EGP SUV》來做一個心得比較跟排序。 註:由於原廠配胎已經太過久遠,這次就不列入討論 乾濕路況的表現:EGP SUV=RE003>P3st EGP SUV:在乾地上的抓地力雖不像RE003一樣有黏在地板上的感覺,但是信心度是有的,也不會因為速度加快會有變化,在下雨天溼地的情況下跟乾地的狀況幾乎是一樣,沒有什麼非常明顯的差異,抓地力的表現不論是乾濕地都很穩定。 RE003:胎塊較大,在乾地上的抓地力非常好,尤其是高速公路上的表現,信心度非常的高,可惜相對的下雨天的時候就比較容易有水飄的現象產生。 P3st:抓地力很明顯比較差,在停車場慢速轉彎的時候馬上就唉唉叫了,上高速公路如果稍微開的快一點,可能因為胎質比較軟Q的關係,會開始有漂浮的感覺,信心度頗差,不過如果在速限內使... 閱讀完整內容
劉小鑫的試駕心得 NO.67: Volvo XC40 Recharge P8 - 3月 09, 2022 Volvo,一直以來給使用者帶來的印象都是極度安全的路上坦克!所以對於我這個有小孩有家庭的使用者來說,Volvo這個品牌的產品一直都是無法捨去的口袋名單。在汽車的市場逐漸進入電氣化的時代,Volvo終於在台灣也推出了第一台純電車,這次就來深度體驗一下"XC40 Recharge P8"能帶給我這個Model3車主怎樣的驚喜。 外觀設計: 車輛外型的設計跟燃油版本的XC40大同小異,沒有看到車牌上"電動車"三個字的話,其實不太容易一眼看出這是一台純電車。因為電動車沒有引擎,也就沒有水箱護罩跟排氣管啦! 車側的部分,C柱上有專屬的RECHARGE字樣,搭配懸浮式車頂配色,包膜的錢,省下來了! 對於扭力極大的電動車來說,輪框的重量影響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大,但是輪框的"空氣力學設計"對於續航力卻有很大的影響。我自己的Model3雖然已經從鑄造改成輕量化的鍛造框,但因為有很大的簍空區域,反而對於電耗沒有很明顯的幫助,Volvo不但有把這個部份考慮進去,而且造型也沒有為了妥協空氣力學而顯得呆版。 內裝鋪陳: 內 裝的部分跟其Model3比起來豐富了許多,最讓我喜歡的就是搭載了Google車載資訊娛樂系統的車機啦!登入自己的帳戶,透過雲端同步Google帳號資訊,手機查過的地點,從車機上的Google Maps就能直接看到搜尋紀錄。Spotify也是跟自己的帳號同步,而且還有Google語音助理可以用,可以語音說出目的地,或是語音輸入文字直接設定導航 ,亂方便一把的啦! 駕駛前方的儀表也是全液晶螢幕的配置,導航資訊都會直接顯示在上面,行駛中閱讀導航資訊不用再轉頭看中控,增加了不少方便跟安全性! 後座的空間因為CMA純電底盤的設計,讓腳部多了非常多的空間,我身高177公分,駕駛座調整到我的標準坐姿,到後座居然還有一個"讚"的膝部空間,雖然中間的位置不是全平坦的設計,但因為腳部空間很足夠,就算坐在後座中間,雙腳的擺放也不會太侷促。 行李箱空間 後 行李箱的空間... 閱讀完整內容
劉小鑫的試駕心得 No.43:Lexus NX300 - 7月 14, 2018 大概兩年多前,Lexus這顆2.0t渦輪引擎開始在台灣上市 我就跟著怡塵、廖剛去試駕過IS200t,當時對於這顆2.0渦輪引擎就很有興趣 但是畢竟自己是開休旅車,所以對於下一台要換車的選擇自然就把SUV排除 前陣子試駕完3008之後,又稍稍重拾了我對於SUV的興趣 忽然就想到Lexus在桃園大興西路上的旗艦店都還沒去逛過 就跑去逛一下順便試駕NX300 動力的方面,NX300搭載2.0t渦輪引擎跟6速手自排變速箱 馬力數據有238ps/35.7kg-m,不單單只是綽綽有餘 在高速公路上的再加速,動力充沛,不重拖! 不過還是沒有跳脫Lexus+SUV的特性,屬於比較線性的加速 舒適度是很棒的! 底盤操控的部分就讓我比較出乎意料 依照以往的刻板印象,Lexus的底盤除了IS跟GS以外 都是偏向舒適取向的設定,相對的對於操控跟路感的表現就比較差一點 尤其是我這種開車比較硬派的人,開起來就會覺得搖搖晃晃不舒服 但是這次NX給我的感覺反而不太一樣 在不影響一定的舒適度下,過彎、變換車道、凹凸不平路面 其實都不會讓人有覺得在坐船的感覺 我自己kuga的原廠避震設定我很喜歡,改了避震之後雖然操控變好 但是舒適度我不太能接受,NX的表現有kuga這種美式硬派風格的感覺 這樣的底盤我可以接受! 這次試駕的結果讓我對Lexus NX的刻板印象改觀了不少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如果選擇最入門的版本 看那精美的小輪胎,搖搖晃晃在所難免 所以依照自己喜好去選擇 想要入主Lexus,也沒什麼特別需求,最入門的NX200很適合 想要有比較完整的配備、操控、動力設定,NX300可以考慮 若想要讓操控更好,NX300 F-Sport會是很棒的選擇!(我會選這個) 當然也有油電版本可以選擇 加上Lexus無懈可擊的妥善率跟服務品質,是很值得考慮的豪華品牌 Pic get from Lexus 官網 閱讀完整內容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