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劉小鑫的試駕心得 NO.42:Peugeot 3008 Active+

圖片
上一代Peugeot 3008...老實說,實在是很醜... 所以對於Peugeot的車我都只看房車或旅行車款 直到最近在路上看到第二代3008,眼睛為之一亮!!! 挖塞~什麼時候3008改成這樣,活像一頭雄獅趴在那邊的感覺! 於是乎就找了熟識的業務跑去試駕看看,沒開沒事,開了整個上癮 這次開的版本是1.6柴油渦輪引擎配上愛信的EAT6,六速手自排變速箱 馬力120P於3500rpm產生,扭力30.59kg-m於1750rpm達到峰值 看數據表現感覺普普通通,但是超過30公斤的扭力就讓人很想跑跑山路 所以這一次試駕的路線就從林口出發從中山高速公路南下往南崁 再從南崁走山路回來林口展間,這樣高速、市區、山路都完全體驗到 3008這次從MPV車型改成Crossover SUV車型,車長僅4447mm,不算大台 車重也只有1474kg,完全沒有開休旅車的笨重感 30.59公斤的扭力,油門一下去動力就湧現出來,舒服!輕快! 市區開起來輕鬆靈活,高速開起來穩定舒適,山路上扭力湧現的早,開起來也是輕鬆自在 1.6柴油渦輪的表現以平常正常使用來說非常夠用,而且省油也省稅金 內裝的部分一直以來是Peugeot的特色 比一般車種都還要低還要小的方向盤已經不是新聞了 這一次的方向盤不只是非真圓,而且是上下都切平的方向盤造型 好看又好開,轉起來很輕鬆,很像開賽車! 儀表板設計的位置高於方向盤,儀表板幾乎等同於抬頭顯示器一般的方便 全液晶顯示,科技感到位,T字中控位置的設計類似戰鬥機一般的按鈕 整體的角度朝向駕駛,以駕駛取向跟方便操作為原則設計 非常的人性化,也少不了"獅子"元素的造型,真的很吸睛。 空間的部分最讓人驚艷,Peugeot 3008的尺寸不大 但是後座空間非常寬敞,尤其是行李廂空間更是誇張的來到520公升的容積 這種尺寸的車種,卻擁有這麼大的行李廂空間,真的是不簡單! 比較可惜的是這次沒有機會試到模擬四輪驅動的Grip Control系統 整體來說Peugeot 3008是一台很吸睛的車 如果可以直上到Peugeot 3008 Grip Control版本,我覺得是很棒的選擇!

劉小鑫的試駕心得 NO.41:自動跟車系統,『沒用過你會怕,用過你不能沒有它』

圖片
一直以來常常有人問我關於ACC跟車實用性的問題 各大汽車媒體對於跟車系統、半自動駕駛、自動駕駛系統的建議都是"這只是輔助,不能依賴",這應該大家都聽到爛了,但是我相信沒有實際使用過的人,應該還是沒辦法理解"只是輔助,不能依賴"這句話的箇中含義,今天來分享一下我身為自動跟車系統使用者的想法。 “問1:開啟自動跟車不是更容易睡著?” 這是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也是我曾經有過的疑惑,不過真的上路使用之後,還真不是這麼一回事。在高速公路上開車,因為要全神貫注的控制油門、煞車跟方向盤,所以車流量越大,對於駕駛的體力消耗會越大,目前大部分車型都有定速功能,讓駕駛可以短暫的放開油門控制,讓疲勞度稍微減緩,自動跟車呢?我覺得應該解釋成"車距維持"比較恰當,車輛本身可以幫忙駕駛控制油門、煞車,並維持跟前車固定的距離,這樣能大幅減少駕駛的疲勞感,相對增加了駕駛開車的耐力,況且如果車輛在駕駛沒意識到的情況下減速的時候,駕駛是肯定會馬上回神過來,嚇都嚇死了,會睡著我輸! “問2:自動跟車會不會失準撞上前車呢?” 這個也是標準沒用過自動跟車系統的人會問的問題,電腦會不會失準?當然會,人都會犯錯了何況是電腦。一般來說,自動跟車跟前車最短的距離至少也會有三個車身以上,就算設定最短距離,基本上也有很足夠的時間跟距離讓車主反應、閃躲、踩煞車,如果專心開車,有他車忽然切進來或是前車忽然緊急剎車,再怎麼信任自己車上的自動煞停或跟車系統,直覺的反射動作也會踩下煞車,這就像使用導航,導航失準了叫你開下山崖,你還會繼續往前開嗎?真的開下山去,你會找導航公司索賠嗎? “問3:忽然有車切入前方,系統偵測前方有車輛而急煞,讓後車撞上,這樣不是反而危險?” 在高速的時候雖然有車子會亂竄,但其實不至於到急煞,因為高速公路上車跟車之間的距離就算是亂切進來也是有一定的空間,何況...高速車多的時候根本不想開跟車,因為自己開會比較順。再者,如果因為前方車輛忽然切入而急煞,而讓後車撞上來造成事故,這樣的情況屬於後車未保持安全距離,就算自己開,也是會重踩煞車,後車還是會撞上來,結果是一樣的。所以除非在市區開啟自動跟車,不然基本上很難有急煞的狀況出現。(在市區開跟車系統?傻了嗎?) 總結以上幾個問題,跟車、自駕、半自駕技術再怎麼成熟,實際使用上...

劉小鑫的試駕心得 NO.40:Ford Mondeo Wagon EcoBoost 240汽油版

圖片
當福特宣布即將要導入Mondeo wagon之後,就很期待看到實車,車展期間有看到實車的外型,要看內裝必須要業代帶領,我這個懶惰鬼就沒進去看,這次趁著試駕就一起來好好看一下嘍! 動力部分,其實跟四門的240汽油版沒什麼差異,原廠調校比較線性,畢竟定位於大型房車,熱血感稍嫌不足,但是2.0 EcoBoost渦輪引擎擁有的240p馬力跟35.7公斤米的扭力,拖著1690公斤的車種依然是動力充沛,雖不熱血,但也沒什麼好挑剔。 操控部分,高速公路上的高速行駛下很穩定,速度起來也不會搖晃不穩,這其實也是福特車系最有信心部分,底盤調校的很好,車身剛性足夠,穿梭在市區也不會有開著大車的感覺,唯一跟四門車型比較有差異的部份是過彎,車尾稍微有那麼一點點跟不上的甩動感,但也不會有因此而失去過彎信心。 內裝部分的設計跟四門車型有部分的差異,尤其是儀表板,綜合了傳統雙圓式的造型跟數位儀表的這種設計我很喜歡,保留經典,加入未來感,中控的部分則是配了SYNC3系統,不再是四門汽柴油車型的那個小不拉機的螢幕,算是完整的到位了。後行李箱的容積有500公升,以Wagon車型來說不算大,算是及格邊緣而已,畢竟空間始終不是福特的強項。 整體來說,福特端出大蟒碗公這盤肉不算差,但是真的會買單的消費者個人是覺得不多,那些一直在網路上留言說大蟒碗公進來台灣就買的人,會不會真的去下單也很難說,不過福特的誠意算是有到了,至少比四門車型的誠意高多了,福特加油!

劉小鑫的試駕心得 NO.39:固特異EfficientGrip Performance SUV胎心得分享第二彈(三個月後心得)

圖片
一轉眼三個月過去,試用固特異EGP SUV的里程數也達到8000公里 在試胎的這幾個月裡面,藉由露營的機會,一口氣跑了長途的山路、高速、市區跟凹凸不平的山路 詳細路線如下: 禮拜五:下班後,車開了從桃園直衝新竹五峰露營 里程99公里,包含了30公里山路 禮拜六:早上八點起床,從五峰殺去台北小巨蛋參加婚禮,再驅車回新竹五峰 里程236公里,包含了來回60公里山路 禮拜天:收好露營裝備回桃園,再出發親子餐廳參加車友聚會 里程100公里,包含了30公里的山路 三天下來開了335公里,還包含了120公里的山路,真的是紮紮實實的試過一輪! 以下就依照各項測試的重點來做一個心得分享 ․EfficientGrip Performance SUV胎於乾濕路況的表現 EGP在乾地上的表現真的不同凡響,完全不輸一般性能胎,動靜皆宜 在PU材質地面的地下停車場轉彎的時候也不會慘叫 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也不會打滑,抓地力沒話說,信心度一流! 濕地上的表現就更令我感到訝異,跟在乾地上的狀況幾乎是一模一樣 信心度極高,甚至壓過水坑也是從容帶過 下雨天在PU材質地面的地下停車場也不會打滑(前一條胎...真的滑過嚇到我) 刻意在雨天疾走或急停,一樣是穩當的抓住地面 連坐在副駕的老婆都說:這輪胎好厲害啊!感覺穩穩的黏在地上! 真的非常的棒! 開過PU材質地面的停車場,也非常的有信心 就連凹凸不平的路面也是輕鬆帶過 在下坡的時候穩穩的抓住地面,優秀的抓地力給我非常大的信心 ․EfficientGrip Performance SUV胎的靜謐表現 一直以來對於固特異的印象比較偏向硬派,自然噪音應該也會比較大一點 但是經過這三個月下來的體驗,高速跑高雄跟露營來回好幾趟 車上的主要噪音幾乎只剩下風切聲,幾乎沒有輪胎滾動的聲音 壓到一些不平的路面時,會傳來壓過造成的聲響,不會覺得含糊不清,讓我可以從中去解讀一些路面上的資訊,這正是SUV應該要有的表現。 我也不知道可以從何挑剔了 ․EfficientGrip Performance SUV胎的舒適表現 承上所述,對於固特異印象都比較硬派,輪胎感覺都是硬梆梆的 不過EGP SUV對於舒適度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適當的彈跳,不死硬...

劉小鑫的試駕心得 NO.38:Audi A6 sedan 35 TFSI

圖片
真的是幾經波折,終於讓我試駕到A6 這次試駕入門等級的35 TFSI 1.8的排氣量,190p馬力/32.7公斤扭力 性能數據上看起來不算太差,但是依照它的定位應該會中規中矩,實際上路吧! 性能來說,直四引擎配上S-Tranic七速濕式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的確如上路前的預計,中規中矩的性能,順暢的加速性,沒有明顯的貼背感,雙離合器七速ST變速箱的表現也沒有讓人失望,換檔加速的紮實飽滿依舊令人滿意,動力隨傳隨到,沒有自排變速箱那種前段空空的感覺,就我個人的需求來說,其實是不夠的,但是以大眾化的需求來說是非常夠用。 操控上,35TFSI這個等級只是前驅車款,操駕起來的調性很順暢,推頭的狀況也是有,但是還是在水準之上,前五連桿後多連桿的避震系統在坑洞的處理上非常的細膩,兼顧了舒適性以及支撐性,Audi的底盤真的是厲害。在高速公路上馳騁的時候,隔音效果真的非常好,前檔跟前座兩側的玻璃都用雙層設計來達到阻隔風切聲的效果,門邊也都有隔音橡皮,葉子板內側也都有隔音棉來確實阻隔噪音傳進車子內,真的沒話說! 內裝質感的部分,目前Audi車系最引以為傲的全液晶儀表板真的很炫,A6的儀表板設計比較不一樣,轉速表跟時速表用實體的雙圓指針,中間用液晶螢幕來顯示數位時速、音樂播放、導航畫面等資訊,兼顧了傳統以及現代化的設計是我個人反而比較喜歡這樣的風格。中央排檔桿區域有手寫板、飛梭旋鈕,控制中央螢幕非常方便,手寫的辨識度極高,草寫也可以辨識出來,更有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不可或缺的超級好用Auto hold開關,我真的是很喜歡Audi的內裝,質感一流! Audi A6的Avant旅行車型,說它是所有旅行車最美的車款,應該沒有人會反對,每看它一次就愛上它一次,車展期間的折價也是讓我嚇了一個大跳,如果預算足夠,需要大空間,A6是非常棒的選擇!

劉小鑫的試駕心得 NO.37:固特異EfficientGrip Performance SUV胎心得分享:新胎隔天馬上跑255公里!

圖片
這次非常幸運的有機會可以參與固特異的EGP SUV試胎體驗 跟固特異約好安裝時間,準時到達位於桃園大興路上的固特異經銷商《大昌輪胎》安裝新胎 到達經銷商的時候,我的輪胎已經好好的擺在現場等著我呢!   近看紋路的部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溝槽裡頭還有一些細小的花紋   由於Kuga原廠配胎規格是235/50/18,因此我也一樣選擇了相同的規格做安裝   大昌輪胎已經在地20餘年了,所有的安裝流程不馬虎,安裝定位完成之後親自出去試胎,非常仔細! 後來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老闆年輕的時候在固特異原廠上班,專門負責輪胎,技術跟經驗不在話下   相信很多Ford Kuga的車主們,長久以來都為了原廠配胎跳花噪音所苦 包含我自己也是,原廠配胎跑三萬就受不了換掉了! Kuga開四年,也累積了十萬公里的里程 包含這一次的試胎活動,前前後後也用過四條胎了 簡單的依照品牌、型號、紋路跟使用里程列舉如下:   註:P3st會只跑兩萬是因為今年初剛換,抽到試胎活動才換下 新胎裝上車的隔天!馬上就帶著家人從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往東去,再經由東北角往北海岸繞一圈回來 這一路上經過了高速公路、車少的市區、東北角公路、塞車塞翻天的淡水市區跟金山老街,也算是體驗的很紮實,地圖下方的小尾巴是錯過交流道,跑到羅東去了...囧   接下來我就依照之前用過得這幾款胎,跟這次試胎的對象《固特異EGP SUV》來做一個心得比較跟排序。 註:由於原廠配胎已經太過久遠,這次就不列入討論 乾濕路況的表現:EGP SUV=RE003>P3st EGP SUV:在乾地上的抓地力雖不像RE003一樣有黏在地板上的感覺,但是信心度是有的,也不會因為速度加快會有變化,在下雨天溼地的情況下跟乾地的狀況幾乎是一樣,沒有什麼非常明顯的差異,抓地力的表現不論是乾濕地都很穩定。 RE003:胎塊較大,在乾地上的抓地力非常好,尤其是高速公路上的表現,信心度非常的高,可惜相對的下雨天的時候就比較容易有水飄的現象產生。 P3st:抓地力很明顯比較差,在停車場慢速轉彎的時候馬上就唉唉叫了,上高速公路如果稍微開的快一點,可能因為胎質比較軟Q的關係,會開始有漂浮的感覺,信心度頗差,不過如果在速限內使...

劉小鑫的試駕心得 NO.36:Volvo XC90 D4

圖片
這次因為家中長輩有換車需求,對XC90很有興趣 所以我就來體驗一下這台4.95公尺長的巨型坦克有什麼料!不開沒事,開了嚇一跳! 動力的部分,D4這顆2000cc柴油引擎,擁有190p馬力/40.8公斤扭力的性能表現,拖著這一台2.1頓的坦克車,油門反應不算猛爆,但是很直接順暢,而且不會有重拖的感覺,加速超車也很夠用,不會為了舒適犧牲性能超不了車,性能跟舒適平衡的非常剛好。 底盤的部分,懸吊在壓過伸縮縫、不平路面的處理很直接不模糊,駕駛知道車輪壓過了什麼東西,但是不會覺得很跳不舒服,上下交流道過大灣的時候,速度稍微快一點的話,側傾也不會很明顯,很穩定不會晃,不只完全沒有在開大車的感覺,也不會因為車身高,而像開船一樣晃來晃去,這麼大這麼高的車有這樣的表現讓我非常驚訝,怎麼比我的kuga還要好開! 配備的部分,基本上跟之前我在S90提到的配備相差無幾,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非常好用,上高速公路之後幾乎可以不費力的行駛,大幅降低了駕駛的疲憊感,尤其是安全配備的部分非常完善,這部分我依然是大推! 內裝空間的部分,如我照片所示,我177公分坐在後座還有超過兩個拳頭以上的空間,我甚至可以在後座滾來滾去都沒問題,不過美中不足的部份是後座中間的椅子有好有壞,好處是設計成可以抬起來變成兒童墊高座椅,不用多帶一個增高墊,有小孩的家庭使用上非常方便,但是相對的一般成人坐起來就比較不舒服,稍嫌可惜。 整體來說,Volvo XC90是一台安全性、性能、空間、配備、價格都是進口車高cp值的首選,只是...對於停車位就很有要求了...分享給大家!